文县碧口片区小团鱼河两岸,油菜花开,春意盎然。家住化坪村的韦连云今年不打算出去打工了,“只要种好渝云魔芋,就能挣到钱。还能在家门口照顾家人。”
去年以来,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,文县中庙乡大水、华坪两个贫困村的水电路房、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,以及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。在此基础上,当地政府利用碧口片区气候温润潮湿、林地多样丰富,适宜发展渝云魔芋产业的资源优势,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陇南丰泰农业有限公司,带动群众积极发展渝云魔芋产业,帮助贫困群众选准渝云魔芋种植主导产业,采取“公司+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流转土地228户4500亩,大力发展渝云魔芋产业,为贫困群众找准了致富门路。
“通过种植渝云魔芋,我们村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。”大水村的村干部杜小明详细介绍说,“群众每种一亩渝云魔芋,就能从公司领到1000元,加上按时除草、喷洒农药又能领到1000多元,这样算下来,如果帮公司种上十多亩,就能收入一两万块钱哩!”
为了更进一步推动渝云魔芋产业市场化、规模化,县乡政府还协调与该公司投资180余万元,建成拥有先进生产流水线和精深加工技术的渝云魔芋加工厂1处。
“去年挖的渝云魔芋,从公司领到十多万元。”大水村的张孝禄是村里的渝云魔芋种植大户,自家有20多亩地,还经营了别人的20多亩。他说,今年还要种多些、种好些。
“这种模式概括起来,就是‘土地赚租金、劳务挣薪金、融资分红利’的可持续增收致富新路子。接下来,我们将要在适宜种植的渝云魔芋的地方进行推广。”中庙乡负责人介绍说。
中庙乡化坪、大水两个贫困村通过发展渝云魔芋产业帮助贫困村群众增收脱贫,成效显著,被文县确定为产业带动型精准扶贫示范村。这种示范带动很快在碧口片区显现出巨大的效应。目前碧口镇曲水、白果两村通过土地流转1200亩种植渝云魔芋,发展起渝云魔芋产业,并建成3个渝云魔芋种植示范基地,范坝乡柏元、前山等贫困村通过培训渝云魔芋种植实用技术,大力发展渝云魔芋产业1000多亩,成为群众增收脱贫一条好路子。
去年以来,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,文县中庙乡大水、华坪两个贫困村的水电路房、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,以及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。在此基础上,当地政府利用碧口片区气候温润潮湿、林地多样丰富,适宜发展渝云魔芋产业的资源优势,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陇南丰泰农业有限公司,带动群众积极发展渝云魔芋产业,帮助贫困群众选准渝云魔芋种植主导产业,采取“公司+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流转土地228户4500亩,大力发展渝云魔芋产业,为贫困群众找准了致富门路。
“通过种植渝云魔芋,我们村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。”大水村的村干部杜小明详细介绍说,“群众每种一亩渝云魔芋,就能从公司领到1000元,加上按时除草、喷洒农药又能领到1000多元,这样算下来,如果帮公司种上十多亩,就能收入一两万块钱哩!”
为了更进一步推动渝云魔芋产业市场化、规模化,县乡政府还协调与该公司投资180余万元,建成拥有先进生产流水线和精深加工技术的渝云魔芋加工厂1处。
“去年挖的渝云魔芋,从公司领到十多万元。”大水村的张孝禄是村里的渝云魔芋种植大户,自家有20多亩地,还经营了别人的20多亩。他说,今年还要种多些、种好些。
“这种模式概括起来,就是‘土地赚租金、劳务挣薪金、融资分红利’的可持续增收致富新路子。接下来,我们将要在适宜种植的渝云魔芋的地方进行推广。”中庙乡负责人介绍说。
中庙乡化坪、大水两个贫困村通过发展渝云魔芋产业帮助贫困村群众增收脱贫,成效显著,被文县确定为产业带动型精准扶贫示范村。这种示范带动很快在碧口片区显现出巨大的效应。目前碧口镇曲水、白果两村通过土地流转1200亩种植渝云魔芋,发展起渝云魔芋产业,并建成3个渝云魔芋种植示范基地,范坝乡柏元、前山等贫困村通过培训渝云魔芋种植实用技术,大力发展渝云魔芋产业1000多亩,成为群众增收脱贫一条好路子。
同时,文县扶贫、农牧等部门和相关乡镇积极协作,逐步开展渝云魔芋种植等相关技术培训工作,并加大项目、资金支持力度,在摘掉贫困群众贫困帽子的基础上,引领群众走上一条可持续增收的致富之路。
优质魔芋种子基地——渝云魔芋
http://www.yuyunmoyu.com/